6月1日至2日,两年一届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举行,西安交大首次进入该项赛事全国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获得大赛“智能物流机器人”组特等奖(获奖比例约2.3%),创历史最好成绩。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共有全国498所学校的50000多名师生参加一级选拔赛,经遴选后有3536支队伍、15000多人参加省级选拔赛,参赛人数达到赛事的历史之最,在师生中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力。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9个省市148所高校的276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全国赛,其中智能物流机器人113队。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宋毅,教育部高教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调研员张庆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等出席决赛。
在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比赛环节,首先从初赛队伍中遴选出60%的队伍进入“虚拟社区”,在封闭10小时的“虚拟社区”中,以财富值为核心、以硬件为支持、以软件虚拟为手段,考核学生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选手根据现场发布的场景与命题,进行队内与队外沟通协作、进度策划、知识问答、交流发帖、成本管理等,并进行现场机械零件设计、3D打印与激光切割加工制作,电控系统调试等。
获奖学生名单
西安交大张仁杰、王合盛、曾泓泰、郑子杰四名学生齐心协力、克服设备出现故障等重重困难,通过多个环节的激烈比拼,顺利在虚拟社区完成任务,提交小车,在6月2日上午的决赛对抗中,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任务,最终获得特等奖,按省赛参赛队伍计算特等奖获奖比例仅有2.3%。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也是首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十九个竞赛项目之一。竞赛以“重在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旨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兴趣,挖掘大学生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工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坊)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全面负责统筹协调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整合、管理和组织实施,建设学科交叉综合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教学中心内涵化建设,打造工程坊2.0版,支撑全校学科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工程训练大赛作为重点支持竞赛,自2018年启动以来由实践教学中心、机械学院教师共同组成教练组,统筹指导大赛,在工程坊进行参赛项目作品的设计、加工,并在七彩阁地下一层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平台完成项目测试的全过程。
文字:实践教学中心
图片:实践教学中心
编辑:朱萍萍
来源:交大新闻网